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省教育厅先后组织开展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介绍各地各校教育评价典型案例,供各地各校参考借鉴。
突出“五个强化”全面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华南理工大学积极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突出“五个强化”,将师德师风这一新时代教师评价“第一标准”落到实处,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锤炼新时代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教师。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师德主体责任
明确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院(系)书记、院长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先后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院(系)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等,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师德师风工作机制。完善师德评价制度设计,印发《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建设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华南理工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华南理工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考察办法(试行)》《华南理工大学师生交往指南》《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华南理工大学师德师风手册》等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文件,统筹学校贯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强化考评重点,形成师德评价全链条体系
一是严格对照“十项准则”,对教师思想政治及师德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制定5大类共计16条评价指标,综合考察教师思想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和学术诚信,重点考察其思政表现、爱国守法、教书育人、学术诚信、社会服务等方面。二是将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贯穿职业发展全过程,师德考评覆盖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人才项目申报、评优评奖、考核评价等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评价。
(三)强化过程评价,构建多维度评价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评价工作机制,在师德评价中引入“教师个人、团队(系、所)负责人、教师党支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组织部、引进人才专班”等多个考核评价主体,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考评作为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教师成长和管理各环节发挥政治和师德双把关作用。二是规范二级单位和教师个人师德评价考核程序,建立逐级审核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二级单位提交《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考察意见表》及学院党委书记、拟聘团队/系(所)负责人谈话考察表,教师个人提交《拟聘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承诺书》及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意见。所有材料均存档备查,坚决杜绝教师招聘引进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对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考察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
(四)强化教育引导,推动师德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召开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暨师德专题教育部署会,印发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强化教师队伍思想引领。二是优化新教工岗前培训课程,开辟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模块,开展“新教工思想政治第一课”活动,学校领导在教师节期间为新教工主讲“思政第一课”,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三是选派高层次人才、思政和哲学社科骨干教师参加国情研修班及各类师德培训,引导教师深刻认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使命和职业责任。四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通过学习研讨、榜样宣传、知识竞赛、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教师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五是弘扬师德良好风尚,落实师德承诺践诺仪式,组织教师入职宣誓与签订师德承诺书,举行教职工荣休仪式,打造“传帮带”优良传统,让尊师重教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五)强化结果运用,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
一是明确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和问责机制以及师德失范行为四个等级多维度界定方法和对应的处理条款。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进修培训、考核评价、评优奖励、导师遴选评聘、干部选拔、申报人才计划、申报项目等各个环节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持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严惩师德失范行为。学校已建立师德违规分级通报制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实行“三级通报”,学校、院(系)定期召开警示大会对教育部公布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以及学校查处的师德违规情况进行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对出现师德违规情况进行处理,有效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学校师德考评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及院系考评流程、方式日趋规范,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评价的第一标准得以严格贯彻落实。学校的师德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多位教师及团队荣获国家级殊荣。2019年,何镜堂院士获“最美奋斗者”,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瞿金平院士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黄平教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朱长江教授获全国“杰出教学奖”;2021年,王永华教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22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继2018年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