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人数大幅度增长,录取最低分数在各专业中的排名也有提高。”伴随今年毕业季全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火爆“出圈”,新一年的高招录取季,养老相关专业受到了更多关注。新京报记者获悉,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今年本科招生160人,比去年增加40人,考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
一个月前,在山东女子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代表林曼青穿上学士服,走到老师面前接受拨穗,并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4年前,她和69位同学一起来到山东女子学院,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4年后,他们成为全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
毕业前,该校为首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举办了就业双选会,400多个岗位虚位以待,100余名毕业生(含专升本毕业生)供不应求,甚至出现“多个岗位抢一个毕业生”的盛况。
养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2019年10月,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此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两校共有近100名养老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据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今年的32名毕业生中,除个别学生出国深造外,大部分同学都将进入养老行业工作。
带着蓬勃朝气进入养老行业,他们被称为“青春养老人”。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院长闫小红的切身感受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这个专业的认知更加深入。“随着我们学生不断进入行业发光发热,大家能看到这个行业的确能给年轻人提供很大的成长空间,相信未来公众的偏见会慢慢扭转。”
首届毕业生多数有意选择到养老企业就业
“在老龄化时代和消费时代的大背景下,养老产业前景可观,总体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和社区化三大发展趋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指出,养老服务人才是当前国内最抢手的人力资源之一,越是市场化经营程度高的养老院,越需要有经验、会管理、懂技术、高素养的高级人才。
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负责人陈姝君解释,养老服务管理涉及的领域广,内容多,老年人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品质化的特点,学生需要掌握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体现在岗位上,可能会有管家岗、活动策划岗、项目研发岗、营销岗等等。
“希望能够扎根养老行业,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林佳华的职业规划非常明确。去年12月她开始实习,从事对接养老机构或者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咨询工作,为对方提供专业建议。在实习过程中,她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逐步清晰,希望能去高校当老师。
今年4月,林佳华开始找工作,5月中旬,她已经有了心仪的岗位和offer。“面试时看到竞争对手都是硕士生,感觉自己没戏了,但是结果却让我感到非常意外。虽然我是本科生,但因为专业对口、实习经历比较丰富,在一众高学历竞争对手中,拿到了这个offer。”毕业后,林佳华将回到故乡福建,到当地一所职业院校做教师,教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学生。
今年3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举行专场就业与实习招聘会,邀请了沪上3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带来副院长、院长助理、储备干部、个人养老顾问、养老秘书、医保秘书等120余个岗位。
“已签约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养老行业的机构、行业协会、公务员系统等,岗位涉及院长助理、储备干部、养老秘书、生活管家、行政管家、养老社区管家、社工、市场策划等。”罗娟介绍。
“双选会上,招聘机构的数量超过了我的预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4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刘佳芸告诉记者,该专业提供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比较多,不管是单独推介还是大型招聘会,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但刘佳芸也发现,尽管岗位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岗位明显倾向于招聘具备实践经验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另外,从薪资待遇来看,整体工资水平与自己的预期相比偏低。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玉霞告诉记者,该校首届毕业生多数都有意向选择到养老企业就业,还有部分同学选择读研或者考公考编,以及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之前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专科,今年是第一批本科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企业对于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大一些。”
“原来养老专业不是要做护理员”
“我越来越觉得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林曼青跟记者回忆起四年前高考志愿填报的情景。
“当时父母建议我填报这个专业,我第一反应是毕业后要做护理员,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拒绝的。进入大学后,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大一的时候有一门课让我对养老行业整体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林曼青说。
那门课程名叫《社会调查实践》。老师带队,同学们分组进入到各个机构中参观学习,借着这个机会,林曼青看到养老行业的真实情况。“并不是我之前理解的或是从传言中听到的样子,老年人跳舞、做手工,很有活力,机构里一些工作人员都非常年轻。”
林佳华在填报志愿时更为慎重。“专业选择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我首先要对它感兴趣才敢选。”进入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后,对专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我发现养老行业的专业知识覆盖面很广,并不单纯是最基础的照护和照料,而是多学科交叉,可能涉及老年人护理康复、心理健康、法律知识,老年人维权、社会保障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刘佳芸曾遇到一段迷茫期。她告诉记者,当初填报志愿时,自己对于这个新设专业抱有浓厚兴趣与好奇心,但在思考本专业是否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同时,社会对这一专业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情况也让她心存疑虑。
“我最初对这个专业的认识相当模糊,身边许多人以为这个专业是学习养老护理知识。实际上,在我入学之初,专业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培养的重点侧重于管理。”随着四年的深入学习,刘佳芸对个人发展方向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转变在于我认识到我们学习和服务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养老机构,而是广泛覆盖整个养老行业。”
“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面非常广,宏观层面包括解读和把握政策方向,洞察对行业发展的整体影响;中观层面上对于行业内部的细分领域,如对养老金融和智慧养老等前沿领域的学习,把握其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微观层面上涵盖了养老机构的内部管理以及和服务老年人的技巧等。”刘佳芸补充道。
养老专业与产业对接密切。陈姝君告诉记者,学校会定期邀请企业或者行业中的专家到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们了解前沿政策、行业变化,有的企业也会带着真实项目到课堂中跟学生分享。“除了专家进课堂,学校也会派教师进入养老企业或者民政部门顶岗实习,深入了解行业一线。通过这些途径,实现课堂和行业前沿的无缝对接。”随着科技进步,2024年,学校还会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课程模块,让学生们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变化。
罗娟介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该专业以机构养老服务管理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为两个主要方向,以组建学校专业教师和实训基地带教老师“双师型”教学模式,以及“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专业知识培养体系为主要特色,着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包括养老机构的职业经理人、社区养老规划师、个人养老顾问等三类人才。
据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团队共有11名专业教师,师生比为1:11。博士学位教师占到85%,专业教师团队7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有教师都是具有养老服务管理背景的专业教师,部分教师有行业背景。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课程之一是养老金融,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课程之一。”刘佳芸告诉记者,养老金融是个交叉学科,有很多分支领域和多元主体的参与,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老年人的收入和消费特征,还要理解很多金融相关的知识点。“当时在课堂上,老师还带我们研究了数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并通过一些实操软件进行模拟交易练习。”
与行业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养老一线
“社会实践是大学时期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比课程还要精彩。”林曼青告诉记者,通过专业课学习,以及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经验传授,自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再加以实践,认识就更加深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入真实岗位之后很快就可以上手。”
陈姝君介绍,大一时设置了专业和理论基础课,让学生夯实基础,大二时课程更加聚焦,延伸到老年社会工作、养老企业经营管理、老龄产业经济学等,后续会加入一些技术性课程,比如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医技术疗法等。除课程外,从大一开始,就加入实训,每周及寒暑假都会由老师带队组织学生进入养老机构或社区进行实践,到真实场景中与老年人互动服务。大三上学期,学生们会进行持续一个学期的集中实习,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养老机构的岗位设置与要求,探索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同样,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专业课老师的安排与牵线下,学生们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养老机构实习,从基础的护理岗做起,逐渐过渡到运营管理岗,从而了解整个机构的运营方式。“这对学生认识养老行业、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罗娟说道。
罗娟告诉记者,从专业建设之初,学院就与多家养老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携手定向培养服务管理综合型人才,并鼓励学生就业和深造。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已与国内外多家养老机构和多个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及相关政府部门签订产学合作协议、校外实习基地和协同培养意向,为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实习和就业机会。
大学四年间,林曼青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大量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我们去敬老院或者社区给老年人做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要走的时候,爷爷奶奶们就会问:‘你们还会再来吗?你们下一次什么时候来?’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感动,我们一些很寻常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他们一天的心情,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一开始并不想做护理的林曼青,在大三实习实践的时候,反而选择了去一线做护理工作。“我特别想了解养老最基层的工作是什么,以及老年人真正的护理需求。所以选择了一家专门照顾认知症(即阿尔兹海默症)的机构,做了四个多月的护理员。
“做护理是我一开始填报专业时最害怕的事,但是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林曼青说,一方面,如果未来要深耕这个行业,就必须要了解如何去照顾老人、知道老人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林曼青的外公那时出现了早期认知症的症状,“我突然发现,这种疾病其实离我们很近,是很多老人会遇到的疾病。如果有机会去了解这个群体,并把我的所学带给家人、身边的人,甚至更多的老人,是一件好事。”
强调价值观念培养和对行业的热爱
这段实习经历也让林曼青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一开始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好多,认为自己很适合这个行业。但是真正进入实操,才发现,现实和课本存在很大差距。刚去机构实习时,林曼青一度陷入低迷状态。后来,在跟各种各样的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她逐步习得了一些技巧,“有的老人需要陪伴和倾听,有的老人则像小朋友一样需要鼓励。”
“在和老人相处的过程中,沟通很重要。有些老人特别健谈、有很多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充当好倾听者的角色;还有一些老人不善言辞、不爱说话,我们就需要适当鼓励,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故事。由于方言等原因,有的时候通过言语沟通很难完全理解老人的需求,我们也会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和老人互动,这也是沟通中的一个小技巧。”刘佳芸说道。
林佳华坦言,在接触一线之前也会有迷茫,但在进入不同模式的机构中去调研实践之后,从事这个行业的想法就愈加坚定了。“我在机构从事护理和前台工作的时候,和很多老年人有近距离接触,我发现,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很开心,很喜欢和他们做朋友。有很多爷爷奶奶都很喜欢我,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像是一本书,有很多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毕业前最后一次实习,我做老年人能力评估岗位,公司一位管理人员说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我们是‘青春养老人’,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信念,这项事业是涉及每一个人的社会民生,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一旦带入这个想法,从事养老就有了更多的积极性。”林佳华说道。
在学校,老师们也给予学生很多引导和帮助。吴玉霞告诉记者,在学生的个人成长规划上,老师们除了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行业的热爱。养老行业需要有情怀的,老师们亲身垂范,用自己对养老事业的积极热忱感染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陈姝君强调,从事养老行业首先要热爱这个行业,要尊重长辈、热爱生命。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专门安排了服务伦理课程,在社会实践中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
社会对养老专业的偏见在慢慢扭转
“我很喜欢‘青春养老人’这个称呼。”林佳华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对于养老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在逐年加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行业、在行业内深耕,“首届本科毕业生受欢迎,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我们也会更有信心。”
林佳华告诉记者,自己想在养老行业扎根。她注意到,在读大学的这4年间,养老行业的发展趋势很惊人。4年前还是传统养老机构居多,但是慢慢地,旅居养老、社区居家养老、CCRC养老社区(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等新型养老方式逐步出现,各机构都在进行创新探索,岗位也更加多元化。
刘佳芸也对养老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同时她也有自己的思考:“从社会与经济等多维度审视,未来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譬如服务供需不匹配、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等问题,能否在未来得到有效解决,关系到行业未来的发展。”
罗娟分析称,银发经济时代到来,养老服务管理在全社会的全产业链都需要,包括消费、投资、生产等都涉及。虽然开设新的专业有难度,但这是专业建设的应有之义。“当然,我们也认识到社会和家长对新专业的认知加深还需要一定时间。”
但是,社会和家长认知的确在慢慢转变。罗娟告诉记者,在养老本科专业招生的前一两年,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有的学生是被调剂进养老专业的,但是,这一情况很快就发生变化。
“考生、家长意识到,养老服务并不是就是照顾老人饮食起居或当保姆,而是涵盖了服务老年人的教育、文旅、金融、保险、医疗器械、数字平台、住宅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在养老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年轻人大展拳脚的空间。从近年趋势来看,学生主动选择该专业的比例呈上升态势。家长和社会对养老行业的认知不断提升,学生也不断加强为养老事业做贡献的信心。”罗娟说道。
陈姝君也明显感受到了这一变化。“一开始有质疑和担忧很正常。每年招生季,我都会接到大量的学生和家长咨询。2020年,家长们打电话咨询的时候,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养老专业是不是就是伺候老人的呀?’‘这个专业就业怎么样呀’等等,往往需要做大量解释,家长才会理解。几年下来,现在家长问这样问题的很少了,打过来一般都咨询更为深入专业的问题。“今年高招季,不少家长在报考咨询时提到,看到我们学校首届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报道,在自己子女填报志愿时更加倾向选择养老专业。”
“这说明,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这个专业的认知更加深入了。未来会有更多年轻学生进入到养老行业,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老人,推动养老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学生也能从这一朝阳产业中找到个人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闫小红表示。(记者 冯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青春养老人”!全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已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