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说到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时常会被提起。但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算做到位等问题,很多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并不很明了。
事实上,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并提出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
此概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内涵明确——
一是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不能仅强调供给方的想法,而应多考虑需求方的态度。二是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这里的参与并非让学生简单地参与评教,或按照学生喜好改造课程,而是让学生以主角身份全程参与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学校行政管理、学校文化乃至社会环境的参与权力。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弱化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以为学生提供资源的载体状态存在,在各式资源的运用方面给予学生最大自主权,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资源并尊重学生选择与个人意愿。
对照上述要求,我们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批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鉴于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我们以课程为例,说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一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的余地较少。客观上,由于国内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多、课时量也多,且难以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培养方案,学生必须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才能通过选修形式发展兴趣爱好。而等到学生把这些必修课程修完,已很少有余力发展兴趣爱好了。
二是学生可以自己决定的课程作业内容较少。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理工专业,虽然为了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很多课程作业采取了小组项目等形式,但由于作业的命题等先由老师提出,再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任务,不能从自身的智能优势和爱好出发进行探究。
三是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形式较少。目前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大多以分数形式出现,一般结合作业分数和考试分数进行加权评定得出。为了便于打分,尽管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多元,课程作业和考试形式往往还是单一的文字表达,评价主体也是单一的学校教师。学生个体的特长、爱好等没能得到充分展现。
在笔者看来,“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就是要把学生的诉求和利益放在核心位置,让学生的自主探索性与创新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第一,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发展方向。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知识量激增,使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高校学科专业是“大口径”方向,而学生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专注“小口径”方向发展,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及专业领域高精尖人才的最佳途径。
学生对专业学习越深入,就越会感知到自己对某个“小口径”学科方向的偏好,这种偏好相当宝贵。学生个体的智能结构也各有侧重。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钻研理论演算,但不擅长动手实操,有的学生则擅长实践操作,但不擅长理论记忆和文字表达。总之,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专业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上深耕直至开花、结果。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校要允许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学业、职业目标的设计,以便行动跟上。
首先,学校可根据学生发展意向,为其推荐职业规划。比如,建议喜欢理论研究的学生在学术方面发展;鼓励喜欢实操的学生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发展。同时,学校要告知学生不同发展方向所需的智能结构和素质要求等。
其次,学校要允许学生与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其课程学习计划,这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的关键。要让学生合理、合法地选择校内外课程,甚至国外大学的课程。这对国内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将是极大的考验,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环节。
最后,学校应充分利用手中资源,打造一个由共同兴趣的同龄人、校友、导师和潜在雇主组成的专业社区,为学生提供在社区中进行探索和交流的机会,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明晰自己的未来目标和行动措施。
第三,尽可能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所需的培养资源。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能为学生提供成才所需的教育支持,这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行动起来。比如,“以学生为中心”会对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新要求,促使教师重新分配时间和精力,需要高校从制度文化层面重新衡量教师成功的标准,明确教师的激励机制。
此外,学校还可以吸纳行业人员与教师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利用行业人员对于企业实际技术标准、落地产品要求、对应案例、实地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了解,对教学设施、教学平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共同构建行业认可的社会化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学校还应当积极为学生与校外实习等项目牵线搭桥。(樊秀娣 李旭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仍需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