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大变革:是行业大咖,也是职校老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教育的“金师”何来?中国中车集团直属的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常铁校”),通过校企共建“行业导师库”蹚出一条新路。

“作为中车集团唯一一所职业学校,我们不仅招收初中毕业生,还是中车的培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的实训基地,‘三位一体’。”常铁校校长陈永平说,去年7月,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这里成立。

共同体发展好不好,关键看人。一些地方的产教融合出现“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双边人员未融通是主要卡点之一。

在这方面,常铁校背靠中车,具有天然优势——集团子公司遍布全国,拥有9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23名“全国技术能手”、1100余名“中车技能专家”以及5000余名高端技能人才。

常铁校出台了《高铁工匠、技能大师管理办法》《校企人员双聘管理制度》,将上述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学校的“行业导师库”,明确学校根据课时、岗位、项目向企业导师支付报酬,企业则将职工在学校的兼职收入纳入薪酬管理体系,校企之间人员流动路径就此打通。

陈永平告诉半月谈记者,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名专家参与实际教学、兼任产业教授。常铁校持续从中车引进“高铁工匠”,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8%。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巾帼电焊工、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全国劳动模范、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特级技师张忠,都是“行业导师库”中的教授级“大咖”。

在35岁常铁校教师巢杰看来,自己求学、工作、从教的十多年生涯中,张忠老师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

“张老师在‘和谐5型’机车上突破药芯焊丝应用难关的故事,令我佩服不已。”巢杰回忆,“张忠老师给我们传授的不仅是手上的技艺,更给我们扣好了‘第一粒扣子’,他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坚守一线的经历,还教育我们要理解焊接对国家制造业的重大意义,让青年学生端正思想认识。”

巢杰2010年毕业后也加入到“和谐5型”机车的制造工作,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020年回母校担任智能焊接专业教师。

回学校任教不等于离开生产一线。根据中车集团要求,各子公司以不低于岗位总量的2%设置实践岗位,以满足常铁校老师寒暑假进厂实践需求。老师们与企业技能专家共同研究车体焊接工艺、牵引电机转轴加工等实际问题,一些科研成果也有机会迈出实验室,在车间开展中试转化。

今年4月,张忠被续聘为常铁校产业教授,为了将技能大师的独门技艺更好传承下去,校企双方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由张忠等技能大师领导教材编写。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去年,教育部等4部门修订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怎么聘”“怎么管”“怎么教”。在此基础上,今年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会通过了《企业人员兼职院校教师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了院校、企业、受聘者的权利、义务以及聘用、管理、考核、退出全流程,鼓励共同体的校企成员单位深度共融。

常铁校也将在“行业导师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高职、本科贯通式办学,发挥“三位一体”的信息、资源、平台优势,与共同体其他成员单位加强协同,合力培养创新型、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半月谈,记者 陈席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职业教育大变革:是行业大咖,也是职校老师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