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加与减 强民生供给 促共建共享

 

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人心所在是关键。近年来,东莞凭借强劲的制造业脉搏在城市赛跑中不断晋级升位,释放出强劲的人才吸引力,外来工作人口数量也由此迅速攀升。

城市如人,外来人口涌入带来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民生难点、痛点,考量着这个“有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东莞,正在做“加减法”——加的是民生设施,减的是民生短板。破除掣肘民生发展的各种问题,东莞日益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五位”供给,加深了外来人口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着千万人口与城市的共生共荣。

积小流,汇江海。如今的东莞,利好政策愈加完善,对民生供应的“加”,对生活不便的“减”,也显现了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决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有机会、有舞台、有未来、有幸福。

 

留人留心:解决民生要事,加码城市认同感

仅有一个县土地面积的东莞,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但与其他的“千万人口俱乐部”成员相比,东莞却有着独特的市情。

一方面,东莞以一个县的土地面积,迅速聚集了超过1000万常住人口,公共资源配套相当吃紧;另一方面,东莞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3/4,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的人口结构,也给现代化治理带来考验。

假使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无处安放,那么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便无从谈起。

迎着民生供给难题,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莞实施了教育、交通两大千日攻坚行动,开启了品质文化之都建设,这些都显示了东莞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的决心。

无论收入高低,外来人口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都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教育。

2013年的东莞曾算过一笔账,仅以教育为例,如果按照当时公办学校的配置标准,全市光建学校就要花200多亿元。攻坚克难之下,东莞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非户籍人口在当地就学的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一名深圳,超过了北上广——这是花了大力气、出了真功夫的。

一组数字窥见东莞满满的诚意:2020年,东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9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22%;全市财政性投入206.2亿元(含国家及省财政转移支付约10亿元),较2015年增加90.23亿元,增长了77.8%;教育千日攻坚行动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万个、义务教育学位25.98万个、普通高中学位5.21万个。

狠抓落实、善作善成,自然打动人心。东莞率先通过实施积分制入学和发放学位补贴等方式,让随迁子女有书读、读好书,“莞式慕课”致力于帮助解决人口倒挂地区的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问题……

需要警惕的是,城市不能通过降低门槛、滥用政策来进行千篇一律的“抄作业”式引才,也不能只顾着“抢人”而忽视“留人”。

可喜的是,让常住人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东莞近年来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更为明显的表现,也是这座城市更为清醒的认知。

“在社会转型期,外来务工人员对东莞的城市认同感不断提高。”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东莞的城市吸引力正日益增长。

加供给,减短板。在人口涌入的压力下,东莞大力加强和改善民生事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留住了人心,让东莞成为他们第二个家乡。

聚人兴业:连通湾区资源,加强城市软实力

背靠广州、前拥深圳,东莞“左右逢源”。

极佳的区位优势,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交通是城市活力、魅力的晴雨表,也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一张考卷。

赣深高铁、穗深城际、莞惠城际、地铁2号线……东莞正加速迈入“轨道上的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联结,高效配置了都市圈内的人口和经济要素;民生实事的落地,体现了城市发展成果共享的普惠性和直达性。

珠三角城市1小时通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快递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处于中轴的东莞,正在进一步谋划,通过民生改善加快资源汇聚,减少通勤时间,持续激发城市活力。

如果说互联互通的大湾区现代交通网络,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那么,出行、教育、就业、养老等领域的跨区域民生建设,就是粤港澳大湾区便捷生活圈的“软实力”。

位于莞深交界处的凤岗镇,目前可受理深圳市、区两级33个部门共计413项通办事项,是东莞市“深莞通办”事项数最多的镇街。申请人可跨区域就近递交申请材料,不需要再来回跑,公共服务打破地域阻隔、打通信息壁垒。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东莞以“聚人”来促“兴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让人才“近悦远来”。

增加的是温暖的民生投入:扩容提质强供给,全心全意稳就业,“顶天立地”护健康,养老床位“搬到家”,停车“一张网”“一站式”……如今的东莞,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分别达3154个、3.4万张,五批共218个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累计为患者减轻负担约11.78亿元。

减少的是繁琐的办事程序:东莞率先实现与深圳门诊医保结算互联互通,及时为近4万名深圳参保在莞工作的华为员工解决了门诊就医结算问题。

东莞对常住人口均“一视同仁”。从2019年起,东莞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对象由“东莞户籍年满60周岁老年人”拓宽至“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这对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东莞市来说是一项突破性举措。“民生大莞家”项目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认领的方式,直接帮扶弱势群体,有效解决了原有政策无法解决的部分民生难题,补齐补足了民生保障短板。

一加一减,体现的是城市发展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共通共融,折射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与区域经济版图变化的新动向。

在大湾区城市群的新视野下,东莞通过发挥自身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日益缩短与“北上广”间的民生差距,更用独特的软实力、软环境,打造着“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东莞紧盯民生幸福目标,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用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的向心力。

共建共享:助奋斗者融入东莞,提升群众获得感

城市以强劲的魅力吸引着人口迅猛流入,更以温暖拥抱奋斗者。

7月16日,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为全市党员干部讲了一堂发人深省的党课。他提出,东莞要在千万人口的新基数上,持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深度城市化,全力打造城市与人共生共荣的东莞样本。

一座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意味着这里不仅生活环境好,生活质量高,居民对它的褒奖也极高。

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苏州连年上榜。

作为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人的幸福感,来自优美的城市环境、强大的经济发展实力,也来自民生细微处的获得感。多年来,苏州财政局晒出的“政府账本”中,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支出均占了大部分,且逐渐增加。

再看东莞,民生保障和改善是守住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久久为功,通过建设民生强市,让居民真切感受到融入城市的“毫无后顾之忧”,幸福感自然就来了。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在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差距不断缩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因素,对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愿不愿、能不能扎根城市、恋上城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民生获得感幸福感已经媲美区位优势、产业先发等传统要素,城市环境优化重点也随之转向民生软环境填平补齐和效率质量提升。

如果一个城市着力推动民生保障和改善,经济活力和经济红利也会持续迸发。比如,攀枝花为二孩、三孩家庭提供补贴,杭州、哈尔滨、成都、郑州、淄博等城市为落户的大学生发钱,目的是以民生改善做大人才总量,用人才量变来实现城市质变。

东莞将民生工作生动地凝结成“民生五位”: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岗位、停车位。这也在政府的“账本”上得到对应:在今年市财政中预计投入民生支出478.23亿元,占市本级支出的七成以上。民生供给水平不断提升,这也终将让幸福东莞成色更足。

从“外地人”到“东莞人”,幸福感的增强,让来莞奋斗者强化了身份的认同,更从此前的被动享受服务到主动参与共建共治,东莞的城市精神日益凝结。全市132万志愿者中不乏外来人口的加入,这便是人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最佳诠释。

横沥楼嫂倾听邻里心声、异地商会积极化解矛盾、松山湖的“全职妈妈义警队”挨家挨户宣传反诈知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通过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正在探索幸福之道。

如今的东莞,城市路网构建起城市发展动脉,民生改善密织成城市前进魅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赴心之所向,幸福感在“加减法”中日益增强。东莞正跟年轻人一起,走向未来。

■数说东莞

2020年,东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9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22%。

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到2025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04所,新增学位31.08万个,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2020年末,东莞市全社会从业人员714.59万人,比2015年增加3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9万人。2020年,东莞市全社会从业人员数量占全省的9.92%,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在全省排名第三。

2021年1月至10月,全市完成配建及路外公共停车位8.73万个,推进第六批、第七批不少于50个堵点治理,减少了交通拥堵节点。

“十三五”期间,东莞新增病床位6000张、养老床位4000张,药价平均降幅超54%,人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大关,东莞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目标值3%以内。

样本

特殊教育:“一个都不落下”

东莞力争到2023年“镇镇都有特教班”

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实现价值的必经之路。要想在育人成果上实现“桃李满枝头”,这棵“教育之树”的根不仅要扎得深、更要铺得广。

无论是“有学上”还是“上好学”,东莞教育各项深化改革的政策从来都不是面对“大多数”,而是要惠及“所有人”,其中就包括一批特殊孩子。

过去,存在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学生,或是在家里接受“送教上门”的服务,或是直接入读特殊教育学校。然而“闭门不出”不利于他们锻炼社会交往能力,特教学校也存在学位紧张的症结。

于是,针对特殊学生的“加法”来了——

10月25日,东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授牌暨普通中小学设立特教班试点启动仪式在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

活动透露,东莞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市每个镇街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小学开设特教班,做到“镇镇都有特教班”;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教学校提供专业指导,按需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融合教育发展格局。

“有了特教班,教师们就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为每一位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合适的教育。”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专职资源教师陈家敏说。

但东莞并不只是帮他们找到新的求学途径,还要为他们重塑新的“社会形象”——减轻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之间的隔阂,让特殊孩子不再“特殊”。

南城阳光第六小学是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开设首批特教班的学校之一,帮助认知能力较弱的同学到资源教室上课,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上下楼梯已经成为“爱心小天使”们的日常。

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校家委“融爱部”,家长们会带领孩子们参加关爱自闭症儿童户外活动,以及关爱脑瘫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在家长和“爱心小天使”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接纳“不同”。

增加“特教班级”,减少“有色眼镜”,特殊教育同样也能“一个都不落下”。

专家观点

深圳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林刚:

关注非户籍人口 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共享

近年来,东莞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逐步加快。

目前,东莞的常住人口突破了1000万大关。对于这个人口规模较大、人口结构特殊、非户籍常住人口比重大的城市来说,最主要的民生问题必然要落到非户籍人口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供给问题中来。加之现在年轻人的发展更多地考虑到以家庭为本位,这就涉及到老人的养老和小孩的教育等问题。可以说,城市真正的魅力和吸引力还是在其包容性。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上给予非户籍人口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更多的人才来东莞,留在东莞。

东莞要摸清楚“历史欠账”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补短板。未来,东莞需要继续加大民生供给力度、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领域、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内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此外,还需要平衡“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关系。其中,“量力而行”是要在财力能够支撑的情况下去保障民生,“尽力而为”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补短板,让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更深、更广地落实到更多外来人口身上。只有这样,才能补足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不断推动东莞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东莞教育加与减 强民生供给 促共建共享

赞 (3)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