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东莞“双减”工作系列微发布会(第一场)举行。发布会聚焦“校内减负”主题,着重解读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校内减负工作的指导意见》《东莞市2021年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指引》两份文件,并就媒体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这两份文件是暨8月30日,东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与优化设计的实施意见》以来,持续推进校内减负工作的新举措、新指引。发布会首先对《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校内减负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跟教育君一起看看~
总体目标
全市中小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作业、睡眠、体质与健康、手机、课外读物、考试和课后服务等管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行为全面规范、课堂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努力实现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减负举措
指导意见从作息、课程、作业、教学、考试、课后服务等六方面提出20条指导意见,便于学校清晰开展工作,提升减负工作成效。
一、规范学生作息时间
规范到校上课时间
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小学上午正式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义务教育学校走读学生到校时间一般不早于7:30。对于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引导好学生自主阅读、观看新闻、值日劳动、自主运动或每周一歌等。
严格控制晚自习时间
小学原则上不得统一组织学生开展晚自习;初中晚自习起始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9:00。分类控制初中晚自习时长:非寄宿制初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寄宿制初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初中教室熄灯时间不得晚于21:30。
保障睡眠作息时间
中学寄宿制学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不得早于6:30。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学生中午休息间隔时间不少于1.5小时。学校和家长要保障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小学、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
二、加强课程教材管理
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学校要合理安排每天上午和下午课程节数,原则上上午课程结束时间不得迟于12点。学校和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准挤占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课时。优化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加强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学校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课时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
加强体育与健康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倡导学生每天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身体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严格控制“一教一辅”
严禁滥派、滥订、滥发和搭载各种教辅材料,在中小学教科书发行中,不得搭售中小学教辅材料。严格执行教辅资料“自愿征订、一教一辅、规范使用”的要求,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加强课外读物管理
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明确推荐程序、审核、公示、报备等要求。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
健全课程教材管理规范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严肃查处义务教育学校使用境外教材行为。学校必须按规定在校务公开栏、学校网站上公布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并在开学一周内将课程表、作息表按上级部门备案。
三、加强作业管理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走读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学校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创新实行差异化作业、分层作业等,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严格作业批改管理,教师对书面作业必须全批全改,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规范学校编班行为
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举办重点班,或按学生成绩进行编班。学校要均衡配置各班师资力量和软、硬件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
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
推动日常教学回归课堂,回归“零起点”,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不得抢赶教学进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坚决查处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大力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坚决杜绝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行为。
加强手机管理
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管理,课堂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禁止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五、加强考试管理
严格控制考试数量
除国家、省、市组织的学业质量监测外,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小学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期中、期未各一次);初中毕业年级在下学期总复习阶段可适当组织1-2次模拟考试。各园区、镇街和学校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各义务教育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规范考试结果运用
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提高命题质量,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六、全覆盖推进课后服务
推进课后服务“5+2”模式
各学校主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校内课后服务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下午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学时)。实行弹性离校,对于确有困难在18:00时以后仍需留校的学生,学校应适当延时提供基本托管服务。严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或集体补课。
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各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学校要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阅览室等,支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开展文体活动、自主阅读等;坚决避免一刀切将学生留在教室里自修、辅导。
支持引进和利用校外资源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合理引导资质齐全、质量高、信誉好、收费合理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严格审核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课后服务项目,强化服务质量、过程管理、安全管理和家长满意度的跟踪和监管。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校内减负工作专班,加强校内减负工作组织统筹和系统部署。落实“一镇一策”“一校一案”,确保校内减负工作落实落地。健全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教师参与减负的工作机制。
优化考核评价
实施教育综合发展性评价,禁止单纯地以升学率或者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完善日常考核评价机制,年度评优优先考虑作业减负成效优良和参与课后服务贡献突出的教职工。探索开展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建立包括课堂教学质量指数、作业指数、睡眠指数、学习压力指数、运动健康指数、近视率、劳动实践指数等为主要监测点的指标体系,监测评价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加强督导检查
“双减”督导是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要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开展作息时间专项检查行动,健全“减负”工作通报制度。
加强宣传引导
各园区、镇街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和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家长深入宣传中央“双减”政策要求,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协同减负的工作合力。
经验交流
发布会上,寮步镇教育管理中心、莞城步步高小学分别从课后服务、作业管理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寮步学校是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唯一主体
目前,寮步镇26所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26654人,占比52.1%,有效地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问题。
一、明确“一个主体”
1.学校是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唯一主体。学校的主体性质表现为“三为主”。即人员以学校内部供给为主,场地器材设施设备以学校保障为主,课程设置及项目开展以学校安排为主。
2.对第三方机构实行白名单管理制度。寮步镇教育管理中心于开学前,通过“自愿报名—资质审查—专家考核—社会公示—递交服务承诺书—签订服务协议”等六个环节,确定了全镇提供课后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白名单(共21家)。服务以“一对多”的模式进行,即1所学校可以购买多个第三方机构的服务,1个机构可以为多所学校提供服务。白名单实行动态公布制,一学期调整一次,学校不得向没有进入白名单的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
二、坚持“两个原则”
1.坚持自愿的原则。开展课后服务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放学时不能按时接孩子的困难,因此,只是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与课后服务。
2.坚持普惠的原则。课后服务收费要亲民实惠,财政和学校要给予一定补贴。并明确对于住宿生不得再加收课后服务费。
三、维护“三方权益”
1.维护好学生的权益。“作业辅导”需由全科教师负责或由语数英等主科教师轮值,“素质拓展”实行菜单式服务,由学生自主选择,安排专业教师指导。
2.维护好家长的权益。全镇实行统一的弹性收费标准, “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每生每学时收费分别不高于5元、35元。学校需将收费标准报镇教育管理中心备案,并告知家长。费用按学生实际参加的天数结算,超支部分由学校贴补,结余部分需返还给学生。
3.维护好教师的权益。引导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家长或志愿者等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津补贴、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激励机制。明确规定,对参与“作业辅导”“素质拓展”的教师每课时取酬分别不低于80元、150元。
莞城步步高小学:聚焦“素养”,探索“有思维品质”的作业
莞城步步高小学主要针对课后作业优化方面进行了交流。
一、作业管理
1.作业设置: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
2.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3—6年级确保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利用学校5+2课后服务时间尽量完成,完成不了的部分回家完成,回家完成的部分不超过30分钟。
3.作业安排:坚持五育并举,体育锻炼、劳动作业每天适当布置;综合学科错峰安排:周一道法、周二音乐、周三美术、周四科学、周五综合实践。探索无作业日。
4.作业评价:采用等级制:A+、A、B+、B、C。
5.作业公示:结合“每月一检”进行公示,对没有达到要求的班级进行通报。
6.作业监督:一是接受家长监督,每学期两次向全校家长进行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二是作业落实情况和绩效挂钩。
二、作业提质
1.闭环推进:走“课题式校本教研”之路,科学推进。
首先理论先行,从案例学习、作业赏析开始,习得第一经验。然后开始行动研究,课题引领,学科选择,赛展交流,反思调整、汇集成果、应用共享。
2.目标引领:聚焦“素养”,探索“有思维品质”的作业。
(1)基础类:摒弃之前那种围绕知识目标的机械训练、反复操练的设计方式,改为融入项目式学习理念,进行能力导向下的作业设计,驱动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融入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
(2)拓展类:以“学科+”的方式,进行课内与课外方法迁移,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内外阅读作业任务单开展阅读教学。
(3)实践类: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周期较长的跨学科项目式作业。比如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设计种植课程作业:积累古诗,学习农耕知识、实地考察体验农耕生活,制作丰收宣传单,展示烹饪厨艺,交流做菜经验,写观察日记等。
网上调查数据显示,秋季学期以来,莞城步步高小学课后作业方面有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作业时长明显减少,三是教师作业优化仪式不断增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双减”政策落地,东莞组合式推进校内减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