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主题讲座。截至2020年12月,东莞市已累计吸引128所高校共1877名研究生来莞培养。
2017年以来,东莞市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提升对东莞创新发展的服务深度,目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已成为东莞市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全方位的培养体系的保障下,截至2020年12月东莞市已累计吸引128所高校共1877名研究生来莞培养。
强化联合培养政策保障。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1+1+4”政策体系,《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形成研究生培养(实践)总体工作的指导思想,针对研究生、培育管理机构、研究生工作站、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等方面制定专项办法,明确各主体职责,细化考核标准,保障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聚焦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针对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平台的前沿基础研究需要,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人才需求,每年组织多场专场对接活动,推动300多家科技企业和14家新型研发机构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签约合作高校达40所,累计发布科研项目需求179项,收集到企业项目需求252项,研究生人数需求758名;同时分行业分领域对接符合要求的高校,实现了26家企业与6所高校的联合培养需求59项,推进了红珊瑚药业、科隆威、宜安科技等知名企业与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进程。
推进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根据东莞产业发展特点,以项目为抓手,构建了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创新创业生态培养、政产学研融合培养等三大东莞研究生引智培才新模式。据研究生工作站统计,研究生到莞联合培养参与的企业科研项目105项,研发经费总计4.77亿元,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与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型人才。2019—2020年共向中子科学中心重大装置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输送了200多名联合培养研究生。抽样数据显示,120名研究生在莞培养(实践)期间,共发表论文论文212篇,取得专利135个。
除此之外,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还加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为来莞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粤港澳大湾区通识、项目管理、东莞产业集群、企业工程创新、创新创业及商业模式、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等精品课程体系,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当前,时代给予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层面始终强调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东莞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的自身发展壮大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成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基地Ⅱ)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快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扩大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高企覆盖率,构建东莞高层次人才新发展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东莞吸引128所高校共1877名研究生来莞培养